gài

一概


拼音yī gài
注音一 ㄍㄞˋ
词性副词

一概

词语解释

一概[ yī gài ]

⒈  全体,没有例外。

one and all; totally; without exception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一槩”。

⒉  概为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斛之木,引申为同一种标准。

三国 魏 曹植 《黄初五年令》:“诸吏各敬尔在位,孤推一概之平,功之宜赏,於疏必与;罪之宜戳,在亲不赦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晋穆帝永和十二年》:“自古帝王居 中州 者,政化各殊, 赵 为姦诈, 秦 敦信义,岂得一概待之乎!”
胡三省 注:“概所以平斗斛,一概待之,言无所高下也。”

⒊  一样;一律。

唐 杜甫 《秦州杂诗》之四:“万方声一概,吾道竟何之?”
清 顾炎武 《玉田道中》诗:“我行至北方,所见皆一概。”

⒋  一端;一方面。

汉 王充 《论衡·问孔》:“今 宰 予 虽无力行,有言语。用言,令行缺,有一概矣。”
《新唐书·韦表微传》:“病诸儒执一概,是非纷然,著《三传总例》,完会经趣。”

⒌  全部。

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:“琴儿 和 顰儿,云儿 他们抢了许多,我们一概都别作,只他们三人做才是。”
丁西林 《一只马蜂》:“你们的事,我老早对你们讲过,由你自己去,我一概不管。”
柳青 《铜墙铁壁》第三章:“听说全是东河畔人,一概要送 乌龙铺。”

国语辞典

一概[ yī gài ]

⒈  概,为古代平斗斛的木条。一概引申为同一标准。

《楚辞·屈原·九章·怀沙》:「同糅玉石兮,一概而相量。」
唐·韩愈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〉诗二首之一:「诚不如两忘,但以一概量。」

⒉  相同、一律。

《后汉书·卷四九·王符传》:「其轻薄奸轨既陷罪法,怨毒之家冀其辜戮,以解畜愤,而反一概悉蒙赦释,令恶人高会而夸咤。」
唐·杜甫〈秦州杂诗〉二〇首之四:「万方声一概,吾道竟何之。」

⒊  一端、一面。

《淮南子·诠言》:「自乐于内,无急于外,虽天下之大,不足以易其一概。」
《新唐书·卷一七七·韦表微传》:「尤好春秋。病诸儒执一概,是非纷然,著三传总例,完会经趣。」

⒋  全部。

《红楼梦·第一六回》:「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,里头的信息一概不知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二四回》:「学监是顶要紧的差使,学生饮食起居,一概都要老兄照料。」

英语all, without any exceptions, categorically

德语allesamt, alles zusammen (V)​

法语totalement, sans exception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概"的意思解释、一概是什么意思由依然不忘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中世纪的牧师认为,教皇的宝座是坐落在城市中的。犹太人养成了对“家”这一概念的深刻思想。

2.蔡郎中医术很是高明,加之无论求治的人身分家境如何,他一概以割股之心相待,从不分彼此厚薄,在乡民中很快便颇有德望。

3.小寒道:"有了爱的婚姻往往是痛苦的。你自己知道。",许太太道:"那也不能一概而论。你的脾气这么坏,你要是嫁个你所不爱的人,你会给他好日子过?你害苦了他,也就害苦了你自己。"。

4.沈伟锋一拍脑门,确实世界上的毒药千奇百怪,各种下毒方法层出不穷,不能一概而论的。

5.白色的栀子花,无论枝头吐芳,还是落地成泥,一概素素淡淡,清清雅雅,如白玉无暇。我为之惊异,尤其是那馨香,若有似无,不经意间,如影随身,四处漫散;仔细嗅来,又全无踪迹可循。闻之有若仙气,神醒身爽。

6.,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。赫尔巴特

7.这里从没有任何形式的广告;商业宣传一概愁眉苦脸,除了最为谨慎的符号,商店禁止陈列任何标识。

8.与此同时,我们既嗜读又好色,既笃信精英管理又崇尚无政府主义。在我们看来,一切政治体系和社会体制都是腐朽的,可是,除了追求混沌的享乐,我们一概拒绝考虑别的选项。

9.这一概念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,现在他们在锦城也算是安家落户了,虽然这“家”。

10.典型既是一个人,又是很多人,就是说,是这样的一种人物描写:在他的身上包括了很多人,包括了那体现同一概念的一整个范畴的人们。别林斯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