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ǎng

伎俩


拼音jì liǎng
注音ㄐ一ˋ ㄌ一ㄤˇ

繁体伎倆
词性名词


伎俩

词语解释

伎俩[ jì liǎng ]

⒈  手段;花招。

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。

trick;

⒉  技艺;本领。

见他伎俩,飞马报太祖。——明·佚名《英烈传》

technique;

引证解释

⒈  技能;本领。

三国 魏 刘劭 《人物志·流业》:“盖人流之业,十有二焉……有伎俩。”
刘昞 注:“错意工巧。”
唐 贯休 《战城南》诗之一:“邯郸 少年辈,个个有伎俩。”
明 康对山 《述隐》曲:“愧无伎俩佐 虞 唐,堕落在儿曹细党。”
柳亚子 《论诗六绝句》:“一卷生吞 杜老 诗,圣人伎俩只如斯。”

⒉  手段,花招。

元 刘时中 《端正好·上高监司》套曲:“吞象心肠歹伎俩,谷中添粃屑,米内插粗糠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大尹喝退 高赞,唤 尤辰 上来,駡道:‘弄假成真,以非为是,都是你弄出这个伎俩!’”
清 百一居士 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妖妇进资甚巨,而贪婪无厌,鬼蜮伎俩,愈出愈奇。”
叶圣陶 《倪焕之》十二:“什么曾祖手里传下来的,什么旧契所载都图一点不差,明明是一派胡说,敲诈的伎俩!”

⒊  犹言狡诈。
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十回:“我駡你句真伎俩,媚人狐党,衝一片假心肠。”

国语辞典

伎俩[ jì liǎng ]

⒈  技能、本领。

《旧唐书·卷一九〇·文苑传下·司空图传》:「伎俩虽多性灵恶,赖是长教闲处著。」
唐·贯休〈战城南〉诗二首之一:「邯郸少年辈,个个有伎俩。」

本领 技能 手法 手段

⒉  欺骗人的手段或花招。

元·刘时中〈端正好·众生灵遭磨障套·倘秀才〉曲:「吞象心肠歹伎俩,谷中添秕屑,米内插粗糠,怎指望他儿孙久长?」
《醒世恒言·卷七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「弄假成真,以非为是,都是你弄出这个伎俩!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伎俩"的意思解释、伎俩是什么意思由依然不忘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, 不料办案民警明察秋毫,一眼识破其低级伎俩。明察秋毫造句。

2.黑影一个接一个隐隐约约,敌人故伎重演夜间偷袭伎俩。

3.指鹿为马,颠倒是非,是一些阴谋家的惯用伎俩。

4.歹徒行骗伎俩层出不穷,稍一大意,就会上他们的当。

5.肮脏的伎俩随处可见。反对派突然被告知原本预定的开会地点无法使用;抗议集会被轻易取缔,如若不然防暴警察就要催泪弹伺候。

6.这几天鬼使神差,想起你那鬼头鬼脑模样,我心中有点疑神疑鬼,怀疑是你的鬼蜮伎俩。哦,原来是万圣节神不知鬼不觉到啦,我忙用鬼斧神工编制一条鬼神莫测的短信,神出鬼没地送给你,愿你天天做个开心鬼!

7., 帝国主义的反动伎俩已经是强弩之末,对我们祖国的强大无可奈何。

8.陈伯达曾用断章取义的伎俩来改变马列主义原意,真是个偷鸡戏狗的大骗子。

9.现在市场上用伪劣商品坑害顾客的情况很多,人们尤其要注意拆穿那种炫玉贾石的卑鄙伎俩。

10.最重要的是,职业官僚阶层的精神层面严重蜕化,执政理念日益趋于僵化,政务能力日益沦为钻营发迹的厚黑伎俩,腐败无能充斥官场,乡愿之风弥漫政坛。